千里求医,手到“瘤”除——神经外科春节期间完成显微镜下硬脊膜下肿瘤切除术

大年三十的中午,正与家人共度除夕的神经外科姚玉强副主任医师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喂,是姚医生吗?我是山东菏泽的,您快救救我呀,我的后背疼,医生说我椎管内长了个囊肿,我有个亲戚5年前在您那做的手术,她推荐我来找您!”“那您把片子发给我看看吧!”一会儿病人的片子发到了姚玉强医生的手机上。

从片子上看,病人胸椎管内偏右侧有个明显的T2高信号的占位,脊髓被挤到了一侧,在轴位图像上成了一条线,在矢状位图像上脊髓就像被什么咬了一口。凭着专业的直觉,姚玉强认为那个所谓的“囊肿”很有可能是个肿瘤,就让病人赶紧先去照个增强的核磁。

很快,在初二的下午,患者的增强核磁出来了。果然不出所料,很明显,在之前怀疑的位置,即胸椎管内T5-6椎体水平,有一个明显增强的病变信号——肿瘤。这时,患者的电话再次打了过来,“姚医生,您看我这个怎么治呀?”“您的椎管内长了个肿瘤,需要手术治疗。”

1.jpeg 2.jpeg

初三中午,经过8个小时的奔波,患者出现在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急诊。患者坐在轮椅上,原来,她已经走不了路了,只能勉强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站起来,不仅仅是电话中所描述的疼痛那么简单。经过简单的查体,姚玉强判断患者的感觉平面与肿瘤所在的部位是吻合的,下肢肌力III-IV级,将患者由急诊收入神经外科病房。姚玉强特意跟护士叮嘱注意患者下肢运动情况,并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

初四,也就是患者入院后的次日早晨,姚玉强下班前查房,看到患者只能半坐卧位,表情痛苦,且下肢肌力情况比昨天还略微有点下降,心里不由得一紧。下班前,姚玉强特意跟当天接班的王汉斌副主任医师交待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活动。不料,刚刚到中午,姚玉强就接到了王汉斌的微信,“姚主任,病人疼的很厉害,止疼药无效,下肢肌力现在大概也就II级左右。”“让患者禁食,做皮试,下午手术吧!”想到早晨患者的痛苦症状,双下肢肌力在进行性下降,姚玉强毫不犹豫地回复了值班医生。匆匆吃过午饭,姚玉强来到了医院,联系手术室、麻醉科,跟患者家属谈话、签字,患者于下午6点被接入手术室。在麻醉科冯磊、张晔大夫,手术室王雅妹、赵成金护士的配合下,手术顺利地完成了,肿瘤被完整的切除,麻醉拔管后看到患者自主活动的下肢,大家长长舒了一口气。

3.jpeg

初五,神经外科苏亦兵主任带领大家查房,患者终于露出了轻松的表情:“真是太感谢了,我终于可以躺平睡觉了!”患者下肢的肌力较术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苏亦兵主任说:“这个手术非常及时,虽然椎管内肿瘤一般属于择期手术,但对于神经症状有明显进展的患者,我们不应该被这个框架所束缚,应该安排急诊手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和神经功能为己任,这是我们神经外科的传统。”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神经外科的理念,假如这个患者再晚几天手术,很有可能手术的效果就达不到现在这种程度了。这个手术充分的体现了神经外科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当然,也离不开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

4.jpeg

温馨提示

椎管内肿瘤为神经系统肿瘤的一大分支,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可以分为髓内肿瘤(如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先天性肿瘤等)、髓外硬膜下肿瘤(如神经鞘瘤、脊膜瘤、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等)、硬膜外肿瘤(如神经纤维瘤、血管瘤、转移瘤、淋巴瘤、囊肿、出血等),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可能并不典型,与退行性疾病表现类似,仅仅表现为疼痛,或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当出现肢体麻木或无力时,应当怀疑椎管内肿瘤的可能,及时行MR检查以明显诊断,除部分髓内肿瘤和硬膜外肿瘤为恶性外,大部分椎管内肿瘤均为良性肿瘤,早期手术效果明确,手术效果好,患者神经功能一般均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